很感人,很温馨。
从他们的言语交谈,以及加上事后吴双的讲叙补充,周阳终于是知道了——这三栋楼房的前身,是95年的时候一所职业技校在这里开建的新校址。
但中途建到一半,才知道隔山一侧两年后要规划修新铁路,日后夜里会很吵;而且当时又适逢这学校校领导的贪wū腐败严重,工程承包商偷工减料。其中东侧那栋楼早早地就成了‘楼歪歪’,被相关部门要求推倒了重来……
种种原因所致,这片区里的开发建设就一拖再拖,到后面干脆就完全搁置,彻底荒废了。
再然后,由于这里修建了铁路,当地的城市新规划改为西移。东边远郊这片不通水、电、气的荒地,自然是没有开发商愿意接手了。
于是就成全了这群拾荒者。
让这群睡马路、住桥底函洞的城市流浪者,拥有了免费的住所,拥有了他们心灵中的‘人间天堂’。
当然了,现在这‘人间天堂’里干净、整洁的新秩序,也是在吴氏三姐妹、项氏两兄弟他们这批年轻人成长起来后。通过他们不懈的努力,而为这批留守者们营造的。
十年之前,这里很挤,很热闹,最多的时候住过90多个人;十年之间。这里来了不多人,又走了更多人。开始逐渐冷清了;十年之后,包括吴璐他们救助引来的街上弃婴、流浪残疾儿童在内,这里剩下的人们已不到当初的3分之1。而他们曾经凭借一己之力各自为战的拾荒方式,也变成了‘相对身qiáng力壮的人们出去,拾;年yòu体弱者在楼内,分;重病及高残者,歇’的互助互利……
再加上吴氏三姐妹、项氏两兄弟,以及其它几个曾在这里驻扎过年轻人们时不时的jīng神慰问、物质救济,他们的生活质量已经提升了不少。
但是,像他们这样的杯水车薪,怎么又敌得了这群弱势群体们无可奈何的生老病死呢?
在西侧那栋房屋的三楼,最左边的一间,是吴氏三姐妹的‘故居’。虽然已经有好些年没有住人了,但那群拾荒者出于对她们的爱护与想念,一直把这房间为她们空留着。
趁着吴璐正在给众人分发食品与日用品的间隙,周阳被吴双拉上来参观了参观,除去了地板床、朽木桌、破箱子之外,最引人注意的,那就是左侧案台上摆放着的四十多个瓦罐了。
瓦罐用红布密封,上面写着不同人的名字,要不是周阳通过弹弓提前预探了里面的内容,否则在飘忽的烛光之下,他还真有些碜人的以为,里面是那些死去人们的骨灰。
吴双说,不是骨灰,是遗物。
每个罐子里,都存储着那些历经生活中的‘杯具’、‘餐具’,并最终大多是因为‘无钱吃药’、‘无钱住院’、‘无人送终’、‘无处申冤’等等原因而提前逝去的人们——他们曾在这世界上生存过、在‘人间天堂’里驻留过的证据,都搁放在这小小的一方罐子里,书写在小小的一抹红布之上……
原本一直都是笑嘻嘻的吴双,在面对这四十多个瓦罐的时候,表情也变得凝重起来。话语讲述之间,也夹杂着丝丝的挂念,与点点的感伤。
而在她对着每一个小小罐子,讲述每一个小小故事的过程里,周阳也是五味杂陈。虽然他知道仅凭自己一人之力,也不可能一一去解救全世界上所有穷苦、屈枉、病残的弱势群体。
但至少对于眼前这‘人间天堂’,要想救助这里余下30多名的孤苦拾荒者,让他们有病就医、有学则上;有饭菜可温饱,有娱乐可享受……
周阳相信自己能做到的,很快就能做到!
算起来,这也是梁小婉‘普世济怀、救苦救难’梦想里的序章第一小部分。
好了,接下来下楼,开始演唱会。
演唱会?
是的,当然更确切的说。是吴璐、吴双将‘人间天堂’里的居民们集聚在楼下的小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