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老一少,就这么聊上了。前面是老问少答,老人听罢称赞周阳五讲四美,是社会主义祖国的好苗苗。后面是少问老说,老人或许是很久没和人说过话了,倾诉欲十分qiáng烈。特别是聊到他这几十年来的江岸奇遇,以及鱼类水产的相关特性时,老人那是越说越激动,越讲越投机,竟就这样拉着周阳絮絮叨叨地聊了一个多小时。
周阳倒也收获不匪,除了增长了一大堆养鱼、钓鱼、捕鱼的经验,最最爽妙的还是——老人把今晚网到的15条小鲫鱼,全部慷慨地送给了他!
虽然这些鲫鱼大的不过才二指宽,小的甚至比小拇指还小,用老人的话说是:“卖不了几块钱。”但对目前身无分文、岛中池塘又亟需鱼苗的周阳来说,这无疑是一份厚礼。
老人也不容易。
像他这样孤独地蹲守大半个晚上,运气好,得撞上几条“大鱼”总共也才两三斤;运气不好,往往要收上五六次空网,这才碰得上一两条塞牙缝的小鱼小虾。而且这些小东西也不好卖,卖个一斤也才三五块钱,还得担心城管撵……
但,周阳还是心安理得的收下了。想,今后的回报将绝不低于现在的9倍。
然后又和老人约好,让他今后网到的螃蟹、泥鳅、虾,以及其它各类特殊的鱼种都别卖了,给自己留下。再然后给他抄了自己的手机号,在老人有些落寞的意犹未尽中,回来了。
满载而归。
第二百九十七章 蒜苗炒腊rou
满载而归。
回到屋中,已经凌晨两点半;来到岛上,却正是晌午时分。
辣椒又红了不少,累累满枝。花生、土豆也完全成熟了,增添上几分秋收的喜悦。周阳这叫一个甜蜜啊,高撅了pì股,幸福地忙碌着……
先收了那几株红、黄、绿三豆,把从蓝医那儿要的葡萄、柚子给种了下去。然后挑选上几十个大红大紫的辣椒,细心地剖出里面的敉籽,播洒进刚刚挖出花生土豆的那两小片空地。再浅浅地摘了一lún辣椒,把那些再不摘就得掉地上的‘老辣果’们烘干,密封成袋。心想着,加上那袋之前就已经烘出的干辣椒,现在差不多也有五六斤了吧?
直到把这片“金土地”上的每个细节都侍弄好了,又把9条小鲫鱼放入池塘,8笼竹兜栽种到了“根据地”这边。周阳这才有闲心坐下来,去清理、观察、对比岛上的这第一批果蔬。
红、黄、绿三sè豆的量太少,品型外观和之前播下的种子似乎没什么两样。再加上现在正是春耕的关键时期,周阳可舍不得品尝这来之不易的种子们,一时倒也对比不出个所以然来。但花生、土豆就不一样了。
产量真高。
29单株的花生秧,也就是之前埋下的29颗花生米——转眼间这一采收下来,竟装了满满的一塑料袋。洗去泥,净重差不多就有10斤!而且不知是不是品种不同的原因,周阳记得小时候在外婆家,那是要在一大堆花生中翻寻很久,才能兴高采烈地找到两颗一壳三粒的‘三角箕’。但眼下这一小袋花生中,一壳三粒不仅是随处可见,周阳甚至有摘到几颗一壳四粒!
再尝一尝,甜丝丝,脆生生的。虽算不上绝味,但比楼下菜市场卖的那些鲜花生。不知要可口多少倍。
土豆的产量那就更恐怖了。
也仅仅只是29株,可株株下面都是惊喜。最牛bī的那株——根下虽只连了6个新土豆,不算太多;但豆豆都是一样大,大小宽比男人们的巴掌,一个就有一斤多!
这哪里还像是土豆,那完全是农村地里根jīng旺盛的红苕,疯狂。
周阳这叫一个心花怒放啊。东瞅瞅,西看看,嘴巴都快笑歪了。直乐呵了小半天,这才发现肚子咕咕叫,饿了。
那就从花生里择出一些嫩小的颗粒,架锅。倒水,煮上小半‘饭桶’的盐花生。然后心情大好,奢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