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武田家的明国武士 第三百三十六章 对峙

将近畿纳入自己的掌控之中后,信长又将目光放向了伊势。

永禄十二年二月,北伊势四十八家豪族降伏,信长集结四万大军出兵高岗城。

神户家降伏,信长三子三七丸继承神户家名迹。

而就在李晓与上杉谦信对峙于越中之时。

信长集结于八万军势,开始猛攻南伊势的北田家,开始进行他伊势统一的大业。

而在关东。

武田信玄第二次出阵骏河,直接攻入北条家的领地伊豆国,隐然威胁到小田原城。

北条氏康不能容忍,武田军在领内的大肆攻击,率军从小田原出阵,迎击武田信玄。

武田信玄闻之北条氏康亲自领军,亦摆开了阵势,作出了与北条家决战的姿态。

不过在众人期待的这场相模雄狮与甲斐之虎的对决最终没有进行。

六月。

武田军位于伊豆的本阵,突然遭遇台风袭击。

武田军的宿地一夜之间成为泽国,而辎重马匹武器被洪水冲走大半。

对于犹如神助一般的台风,接到消息后的北条氏康精神振奋,立即率军攻击被台风击溃的武田军。

对此天灾,武田信玄只能自叹了一番武运不济之后,下令从伊豆国退兵返回甲斐。

永禄十二年八月。

在李晓与上杉谦信对峙于越中的第二个月,武田信玄第三次从甲斐出阵。

这一次武田信玄并没有走前两次出阵骏河的路线。

第一次信玄是走甲骏往返的,直接攻略骏河国。

第二次信玄则是走富士山山道,沿骏河边境,绕过北条军骏河的防守,攻入其本领伊豆国。

而第三次信玄率领二万甲信大军,从甲斐攻入了东面的武藏国。

正如武田信玄所言,从甲斐出击,武藏,相模,伊豆,骏河,远江北条家所控制的五国皆在信玄的攻击范围之内。

若是信玄采取守势,则是很容易形成五国包夹武田家的局面。

相反若是进攻,则北条家五国的防守,将无法有所侧重,而更容易被信玄击破。

而武田信玄一生八十余战,除了三战是被迫防守之外,都是由他来攻略他人的。

武田信玄两万大军进入武藏之后,避开坚城不攻,而一路之上大肆劫掠,并义务给与北条家领地内的百姓,进行无偿拆迁的帮助。

北条家众豪族畏惧于信玄的兵锋,没有一人敢于出城于信玄野战。

武田家轻松横扫武藏国,席卷而过。

永禄十二年,九月,武田家两万大军直接从武藏攻入相模,直逼北条家的小田原城。

风闻武田信玄出阵关东的消息,与武田家同盟的关东大名家里见家,佐竹家,纷纷出兵攻入北条家,呼应武田信玄的出阵的声势。

这一幕重现当初上杉谦信率十万关东联军,出阵小田原之气象。

而面对武田信玄攻入相模,这一次北条氏康颇有位无可奈何之感。

尽管事先有了准备,武田军之迅猛攻势,仍是令北条氏康措手不及。

上一次武田家席卷伊豆国一空,北条家不得不从小田原驻兵到伊豆国,加强当地防守,而使得小田原城更加空虚。

而这一次武田信玄不走伊豆国,而从武藏攻入相模,顿时令北条氏康顾此失彼。

面对兵临城下的武田家大军,北条氏康空有数万大军在外,却仍被武田信玄轻而易举地攻到了本城之下。

北条氏康亦只能感叹信玄之战略运用,确实天下无人能及。

北条氏康眼下唯一能做得就是,凭着小田原这座坚城固守,希望凭城防击退武田军,并等到骏河远江武藏的大军回援相模。

永禄十二年,九月。

李晓与上杉谦信在越中的对峙,进入了第三个月。

三个月间,除了两家的忍者众,加藤段藏的轩辕众与横谷幸重的吾妻众暗斗个不停之外。

两军大体而论相安无事,除了小规模冲突,没有大的战事。

时间就如此在两军对耗之中,一天一天的消逝。

但是如此正是上杉谦信所要之结果,上杉谦信本人在此坐镇,应对李晓大军,但是却将攻略椎名家的任务,交给了山浦国清(村上义清之子,上杉谦信养子),甘粕景持二人负责。

这二人以越后军一万三千军势继续猛攻椎名家,将松仓城支城一一攻略而过。

到了九月时,椎名家最后一座支城水尾城被上杉军攻陷,至此椎名家的松仓城支城网彻底沦陷。

椎名家仅剩下松仓城一座孤城。

在此之下,上杉军进行分兵,山浦国清继续率领七千军势围攻松仓城,而上杉四天王之一的甘粕景持,则率领其余六千军势,赶赴前方与上杉谦信会合。

上杉谦信会合了甘粕景持军之后,兵力达到一万三千人,在数量上压倒了李晓的武田军。

得到援军的支援之后,上杉谦信立即放弃了静待的守势,开始向李晓的武田军阵地发动进攻。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