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娱乐圈小财神[穿书] 81、番外之桃树篇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玉米小说 ]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最清爽!

陶悠宁在郁骁的新剧组呆了半年, 一小半时间在国外拍,剧组刚转回国内即将杀青的时候,林国屿导演给她送来了片约和剧本。

她略略翻了一遍就确定,这就是原主拿影后的那个武侠剧本。

看到剧本她就很理解原主为什么拍这部戏的时候身体很多部位都受了伤, 因为,真的危险啊。

陶悠宁本来就不打算接武戏,她相信自己只拍文戏也可以拿影后,没有必要去以身试险,不过更重要的是——

“帮我谢谢林导,不过我已经确定下半年要出国当交换生了,档期凑不上。”

来送剧本的人只好回去了。

档期不行,那也是没办法的事。

邱舒心看她推了, 也没说什么。陶悠宁条件在这, 有挑选剧本的余地, 不想去拍打戏就算了, 更何况还有留学这个理由, 算是很正当。

大三出国去当交换生, 是邱舒心同意的。这样只需要一年, 比大四毕业后出去读两三年研究生好一些。这一年她之前拍的一部电视剧和现在这部电影正好陆陆续续播放, 不至于被观众忘了。

杀青后, 陶悠宁收拾包袱回北京。

她就是那么惨,一个学期都在外面拍戏,期末考还是一样考,考不好一样要挂科。

幸好她这段时间没放松过, 拍戏之余把课本都自学了一遍,身边就是大佬,有看不懂的直接问,回校后系统复习了一遍,顺利考完了。

考完期末考,接下来的主要安排就是冲刺一下英文,为出国做准备,偶尔接几个通告。

没想到,林国屿导演亲自登门,邀请她出演电影,还表示可以推迟开机,等她从国外回来再拍。

陶悠宁真没想到林导能做到这个份上,拒绝都说不出口,只能把合同留下,说考虑两天。

林国屿导演走了之后,邱舒心和陶悠宁一起默默翻着合同,一时都没有说话。

过了一会儿,邱舒心才问:“你怎么想呢?”

“我……”陶悠宁犹豫了,“我真的没想到林导会愿意为了我等一年。”

“要不就接了吧,这样你回国之后就不用担心资源问题,那些危险动作你不想上的话我再跟他们谈谈能不能用替身。”邱舒心说。

陶悠宁其实差不多已经愿意去了,但还是没能说出“同意”两个字。

邱舒心又指着合同上金额那一项说:“片酬比之前翻了一番,现在这个行情能给这个片酬很不容易,以后身价也上去了。”

陶悠宁看了一眼,之前给的片酬已经是一般女一的片酬,现在直接翻了一倍,交完税之后还够她在北京买一个很好的房子。

想到房子,陶悠宁屈服了:“那……行叭。”

邱舒心笑道:“我不知道原来你还是个小财迷?那好,后续我会帮你谈妥的,正好你这小身板儿去国外练练,回来能拍打戏。”

“国外练练,是什么意思?”

邱舒心:“国外大家都很喜欢外出活动啊,其实大部分,不对,基本上所有明星都会健身保持身材,我看你身材可以平时也很累就没说,正好出国多运动运动。”

陶悠宁:“……我天天练形体不算运动吗?”

“也算,我的意思是,可以多尝试尝试别的运动哈哈,国外很多好玩的,别只顾埋头读书啊!”

陶悠宁想起来,邱舒心在带自己之前,就常年居住在国外:“邱姐你要不要跟我一起出国去,也不用做什么,你就当去国外度假好了。”

邱舒心摆手拒绝:“你的宣传主要还是在国内,这一年热度不能降下来,有事我会去找你的。”

***

陶悠宁暑假比较清闲,主要任务就是学外语,跟在片场时比起来,简直不要太幸福。

她去了第一次在北京过年时郁骁住的地方度过暑假,二楼的观影厅实在布置得太好,英语学累了就在里面开着空调看电影,郁骁还切冰西瓜端给她吃。

在系统地学习了表演导演理论之后,再看这些电影就不一样了,哪里用了什么拍摄技巧,这个镜头是什么机位,演员的情感处理,都能看得很清楚。

大屏幕对面的那堵墙后果然是一间小书房,郁骁大多数时间都在那里工作,偶然会陪她一起看一部电影。

日子过得悠悠闲闲,却也在潜移默化中进步了很多。

这天早上陶悠宁在手机刷完了一个单元的词汇,习惯性地打开微博去看自己的主页,突然发现了一条热搜:

m省地震。

她赶紧点进去看,这才知道地震发生在今天凌晨三点,造成了大片房屋倒塌,很多人在睡梦中来不及逃出,被压在了建筑底下,下落不明。

消息说,已经有部队前往m省救灾。

接下来很多天,大家的关注焦点都聚集在了这场地震上,陶悠宁每天在网上看救灾的进度,余震和大雨给救灾增加了难度,也给灾区造成了二次伤害。

陶悠宁也没心情看电影了,就看着电视里、新闻上军人艰难地救出一个个伤员画面,医生护士抢救病人的场景,母亲护着怀里的孩子,老师为了让学生活下去自己失去了生命……

这种时候,陶悠宁恨不得自己就是医生,能冲到前线去救人。可是她除了捐款,什么都做不了。

她手上的资金几乎全投进了人工智能公司里,能动用的不多,干脆把那几个木雕卖了,凑了一千万捐出去。她当初买木雕的初衷就是赚钱,现在正好把木雕卖给真正喜欢的人。

郁骁则以公司名义捐了三个亿。

这场地震损失惨重,直接经济损失高达千亿,还有当地的文物损失,自然景观遭受严重破坏,以及……几万人的死亡。

陶悠宁听着报道,看着现场传来的感人故事,眼泪不知不觉就掉下来。

可是郁骁就在旁边,一直哭有点丢脸,擦干一次,勉强忍个两分钟,等记者转到下一个场景后,压在眼眶的泪水又滚下来。

郁骁叹息,把她搂在怀里:“想哭就哭吧,不用忍着。”

“我就是觉得自己太没用了,什么都做不了。”陶悠宁抽噎着说。

郁骁拍着她的背无声地安慰,在天灾面前,他们都太渺小了。

地震发生大半个月后,邱舒心来问她,愿不愿去m省参加赈灾演出。

“去!!!”陶悠宁毫不犹豫,立刻回答。

“是进村子里演出,可能不会有什么报道,然后,那边条件现在比较艰难,你要不要考虑一下?”在邱舒心看来,陶悠宁这两年虽然在学业工作上累,但生活条件方面一直被照顾得很好。

“邱姐,我当年一个人在影视基地讨生活,什么苦没吃过?你放心吧,我就是想为国家做点什么,不求回报,不拖后腿。”陶悠宁目光坚定,眼圈还有点红。

“那我就给你报上去了,后天一起出发,不能带助理,你箱子里就装点吃的喝的,那边的水也被污染了,暂时没法喝。”

“嗯嗯,谢谢邱姐。”

定下来要去赈灾演出,陶悠宁总算不再看着电视抹眼泪了,还有两天时间,她练了几首适合演出唱的歌,找蔡洛给她抠了一下细节。

去m省当天,陶悠宁才知道自己并不是和其他艺人一同去演出,而是跟国家歌舞团去的,去的人数也并不多,加上团长总共就只有二十多个人。

确实跟邱姐说的一样,不是为了作秀去的,主要是为了安抚百姓震后的情绪。

他们坐动车到了m省,然后转城乡大巴,这里还没到震中,但路上已经能看到不少震塌的房屋,众人心情沉重。

开车的司机是m省当地人,戴着口罩,用带着方言的普通话跟他们说:“你们要当心余震啊,水要喝矿泉水!”

m省的方言听起来天然亲切,这半带乡音的普通话,也显得司机格外淳朴。

两个坐在陶悠宁前面的歌舞团姑娘小声议论:“听说有人喝了井水死了。”

“我妈妈说震后会发生瘟疫,我好不容易才让她同意我来的。”

“我以为只要不喝这里的水就没事,看他们那样是不是还得戴口罩才行?”

“团长没说,我就忘记带了……”

“我也是……不过应该问题不大吧,不然还能让我们来演出?”

陶悠宁被这么一说也想到了,她箱子里装的基本上都是矿泉水、饼干、方便面,除此之外还有一根开满了桃花的淡金色桃枝。

其实这边是会给他们这些演出人员提供食物的,自己带只是为了不增加这里的负担罢了。

但口罩,她还真没想到。这是夏天,m省位置又偏南,气温很高,不特意说不会想到要戴口罩。

而在这种炎热的天气下,本地的司机还戴了口罩,也就可以说明,在这里是有必要戴的。

大巴把她们送到了目的地,这里是一块临时集中安顿灾民的地方,已经建起了板房,流离失所的百姓和抢险救灾人员就居住在这里。

地方有限,给演出人员总共分配了三个房间,男生一间,女生两间,一个房间里住七八个人。

陶悠宁跟歌舞团的其他七个女孩子住在一起,也没有床,不过天气热,随便打个地铺就能凑合。

歌舞团这次过来的人年纪都不大,从十六七岁到二十多岁,而且都是自愿来的,都做好了心理准备,自觉是个能吃苦耐劳的。

要演出的剧本也已经定了,陶悠宁一首独唱,然后跟歌舞团合唱一首歌,其他节目都是歌舞团的。

这里是第一个演出的地方,明天晚上就演出,后天去下一个地方,行程紧锣密鼓,总共在三个地点演出,每个地点一场,结束就回去,大概一个星期就能全部结束。

地震已经过去了大半个月,早就过了黄金抢救时间,但抢险的人还没放弃,每天都去垮塌的建筑下用生命探测器或警犬查看哪里有生命迹象。

到了这里,大家的直接感触更深,没有一个人说笑,团长把注意事项跟他们说完之后,大家就陷入了一片沉默。

“你们这一个个垂头丧气的是干什么!让你们来赈灾演出还委屈你们了?”团长大家都低着头提高了嗓门,“你们自己都没劲,还怎么去鼓舞别人?”

终于有个小姑娘抽泣道:“我刚刚路上碰到了一个老奶奶,说她孙子爱睡懒觉,到现在还没起床,再不起床饭就要凉了。可是旁边的婶子偷偷告诉我,她孙子是被埋在下面了,没救出来……”

姑娘们都低着头抹眼泪。

团长扫视一圈,挨个看过每一个来演出的人员,长长地叹了口气,沉声道:“你们都是自愿来的好孩子,咱们歌舞团的,可以说都是我看着长大的,小宁是演员,大家都认识,她也是抱着和大家一样的想法过来的。

“来之前我就说了,咱们做文艺工作的,不像军人、医护人员冲在最前线,但我们是人民的精神支柱。燕楠刚才说的事情,大家都很有感触,可能其他人也碰到了类似的事,可是我们过来,不就是为了安抚大家心中的伤痛吗?如果我们自己都承受不住,还谈什么给别人送去温暖呢?

“咱们这里,年纪最大的车安,团里的大师兄、台柱子,是放弃了去国外演出的机会来的,年纪最小的雅萍,也已经在国际舞台上展露头角了。这里可能是你们人生中最小的一个舞台,但却也可能是最重要的一个舞台。只要能给一个人带来希望,我们就没白来。

“听明白了吗?都有劲儿了吗?”

“听明白了!”大家齐声道。

所有的泪意都被压到了心底,只剩下坚毅的目光。

团长接受到大家的目光,慷慨激昂:“好,我相信你们,明早集合排练,明晚的演出,必须成功!散会!”

外面天已经全黑了,这里通了电,有灯,但团长让他们吃了饭就早点睡,电力不怎么够,要节约用电。

这里一日三餐定点供应伙食,他们到的比较晚,晚饭已经没有了,不过大家自己早有准备,加上平时都控制体重习惯了,随便吃几块饼干就行。

陶悠宁跟大家一样,打开行李箱拿东西,忽然发现了一包口罩,上面还贴了一张粉色心形便利贴:现在震区一般不会有瘟疫,但还是给你备一包口罩,防病防毒防狗仔,出门旅行必备~(づ ̄ 3 ̄)づ

郁骁这真是……陶悠宁想象了一下他拿着爱心便利贴写“防病防毒防狗仔”的样子,心里一阵甜蜜。

旁边的女生看她在行李箱前蹲了半天,凑过来看情况,发现她拿着一包口罩傻笑,打趣道:“陶姐在看什么呀,笑得这么甜?”

“嘿嘿嘿,不告诉你!”

这边一有动静,房间里的几个人都看过来了,她们急需什么事情来释放心里的压力。

“呀,是口罩,还写了字,该不会是郁导给你准备的吧?”大巴上坐陶悠宁前面那个女生说。

歌舞团的人跟陶悠宁年纪都差不多,今天一路上相处得不错,加上大家都或多或少看到过她的电影广告电视剧,也知道她跟郁骁的恋情,此时便过来八卦。

陶悠宁也不在意成为八卦的中心,把口罩放回行李箱,拿了一包饼干出来,笑着说:“是呀,要是有需要,我就给你们每人一个郁导的爱心口罩。”

不过这边的人都没戴,看起来暂时还不需要。

“嗷嗷嗷,爱心口罩!要是咱们这几天用不上,等演出完回去能不能也给我们一人发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