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原以为青州牧,左校尉烈阳可担当诸侯盟主之位!</p>
诸位该是都有耳闻,烈阳州牧自黄巾起义以来,经历大小战不计其数黄巾之乱中建立功勋值500余万,先有平兖州黄巾之功,后有定青州黄巾之绩,战功恐无出其右者</p>
十常侍之乱宫廷罹难烈阳以校尉之职扶社稷于将倾首先发现官家所在并始终拱卫之,直到天子安然回宫为止!期间烈阳将军击杀董卓老贼嚣张部将数次喝退老贼无故近身,又一路斥老贼与天子远处,这才护得天子安康此事乔瑁太守在场,可以作证!</p>
即使入皇城后烈阳校尉也是积极定计,联络丁原与乔瑁太守,在诸位纷纷远离洛阳之时,仍旧与董贼周旋数日才退,起到了极大震慑,敢问诸位有谁能及</p>
且不说烈阳贵为一州之牧,诸位无能望其项背者单论军力多少烈阳亦是诸人无法企及,不知是也不是由此还望诸位慎重考量,推举烈阳州牧为盟主,以利伐董大业!"</p>
丁原一邪下来不仅仅是袁绍,袁术目瞪口呆,连杨锐自己都感觉有些惭愧了,他对丁原能说出这样一番话来一点儿心理准备都没有,这得多铁的关系才能作出如此姿态,这样的举止恐怕一个不好就会将在座所有诸侯都得罪干净了!</p>
杨锐汗颜的同时,内心不禁暗自感叹,当初救得丁原一遭还真不是白救的,现在看来非常值了</p>
其实杨锐并不清楚,丁原此时早已经理清楚当初自己在洛阳时的处境,此一番话正是要回报予杨锐的,而且话语之中虽然有袖张之处,不过大部分确实也是丁原的真实想法</p>
"鲍信汗颜,忠之所趋,义之所至,烈阳州牧种种作为,的确胜任盟主一职!"此时鲍信也适时言道,虽然简单却是又为杨锐加分不少</p>
不过鲍信之后便无人再言,整个场面陷入出奇的沉寂,恐怕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想到诸侯聚议会是现在的局面!包括杨锐也是如此!</p>
沉寂的局面维持了一小会儿之后,东郡太守乔瑁不得不出面了</p>
"诸位所荐俱皆盟主良选,甚至在座都是不世之材,皆能力抗反董大旗之重任!</p>
然吾等所需盟主只有一位,因而乔瑁请求各位当以大局为重,无论最终推选孰人担任盟主,其他诸人都要维持盟主的权威,服从盟主所令之事!</p>
不若接下来吾等皆将所要推选之人题于纸张之上,折好后交由乔瑁计数一番,最终孰人所获自持最多,就由孰人来担当盟主之职,诸位以为如何"</p>
经过乔瑁一番调和,在场的众位诸侯都觉其言有理,也就依照其法行事乔瑁便差一众侍女为各路诸侯上了笔墨,等诸人书写完毕尔后折叠好,这些侍女又将各路诸侯书写的纸张收拢起来交给了乔瑁</p>
乔瑁想到的这个办法还是不错的,相当于无记名投票,相互之间无法得知到底选了谁做盟主,只需要将结果统计起来便是</p>
方法虽是不错,然而最终还是出问题了!乔瑁统计结果的时候开始还比较顺利,不过到最后几张的时候其脸色却是越来越阴郁,直到所有的"选票"都统计结束,乔瑁整个已经换做了苦瓜脸</p>
"这倒如何是好"</p>
诸人很快知道了乔瑁为难的原因,原来根据乔瑁最终统计的结果,有五人支持袁绍,五人支持杨锐,四人支持袁术,还有四人干脆空白未填或者画了圈!</p>
"哈哈哈哈!哈哈"</p>
乔瑁正自疑惑间,就听下军校尉曹操突然大笑起来,大家的目光都集中过去之后,曹操却仍旧是大笑不止,不顾诸人的反应</p>
"孟德为何发笑!"</p>
"孟德却是怎么了"</p>
""</p>
曹操一直笑了好长时间,等众人开口相询之后这才逐渐停止大笑,尔后仍旧有些笑不成声地言道,"吾笑诸位不智,行大事如同儿戏,还未曾与那董贼交上手,已是内讧了起来,如此一点儿小事都解决不了,还谈什么讨贼之类,依吾之见大家不如各自散了吧,寻一处偏僻所在,娶两房村姑小妾,苟且一世罢了!哈哈哈哈"</p>
"孟德!"</p>
乔瑁大喊一声曹操名字,已是有些恼怒,不过转念又将难题抛给了曹操,"吾等不智,孟德大才,倒不如孟德说个解决方式出来吧哼"</p>
听到乔瑁如此说,曹操果然止住了大笑,眼睛一阵乱转,起身径直走向了杨锐座前,与杨锐附耳一阵细语之后,便又走向了袁绍所在的位置,与后者也是一阵小声交流</p>
前后不过片刻时间,曹操就转身面向众位诸侯,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p>
"诸路英雄既然人才济济,吾等不若设一盟主,再设一副盟主辅佐,且袁公路与烈阳二人已经达成共识,由公路领盟主之职,烈阳居副盟主之职监督,辅佐,诸位以为若何"</p>
杨锐自然清楚曹操有些偏向袁绍一方,但是曹操附耳所提之事对杨锐却是诱惑不小,因此杨锐稍稍衡量也就应了下来</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