毁灭之道,起于微尘,形成于种种灾劫中,最终才会发展为山崩、地裂、天倾乃至一个小千世界的彻底崩溃
熊林当初在一元仙楼九层楼中,接受一元之子传承。是直接观看一元楼历代以来记录的小千世界崩溃影像,是站在影像外,站在小千世界之外,以局外人的姿态观看小千世界一次又一次的崩溃毁灭,从而感悟毁灭之道的。
当时熊林所见,都是整个小千世界的整体宏观变化。他看见了小千世界天地胎膜出现裂缝,看见了山崩、地裂、江河断流,看见了星坠、天倾、沧海翻覆,看见了生灵涂炭,众生灭绝
但是,他没有进入那些小千世界中,没有亲历小千世界的毁灭。也就没有机会体悟到小千世界毁灭的具体过程、一些实质的、细节的、灵魂的东西
那起于微尘的衰弱,那越来越强、渐渐纵横丛生的各种灾劫
山不是突然就会崩的,地不会突然就裂的,江河不会突然断流,星辰不会突然坠落,天空不会突然倾塌
在这些声势惊人的天地崩坏毁灭之中,是有着无数从细小微末到渐渐增强,直至无可抵挡的各种衰弱、破坏、灾劫的共同作用,方才形成的
这些,不是亲历,只是站在局外观看是很难感悟到的。
熊林此番来到这黄庭界,亲历小千世界即将崩溃前夕的种种变故,亲眼见识到雷灾、风灾与火灾,感受着这些灾劫气息、末日景象。方才对毁灭之道有了更为清晰,更为细致的感悟。
这些细致、清晰的感悟。对于熊林的毁灭之道有着明显的基础性的补充。
熊林明显能感觉到,毁灭十拳中山崩、地裂、天倾三式。都有了明显的变化。不再是空有架势,而是有了许多更为细致、更为具体的内容,其中充斥着雷灾、风灾与火灾等灾劫仿佛在骨架中充实了血肉、筋骨,无疑将更有力
原先,熊林一式天倾,对上同阶修士,只能依靠其中毁灭之意冲击,最多轻伤对方。
而如今,熊林却又足够自信。一式天倾,绝对能重伤同阶修士
新的天倾,其中有了更多细致变化,充斥着风雷灾劫,威力何止增添数倍
尤其是在这黄庭界,劫气弥漫,灾劫横生。一式天倾轰下,风雷灾劫引动,必然会引发黄庭界的风灾与雷灾。其威力如何,相信已经在金钟下丧命、化作飞灰的悲桓子又能说明
熊林又低头看向手下的本命金钟,看到金钟上渐渐敛去的万象禁,神色一时有些复杂。
此番感悟。他不仅对毁灭之道有了更多认识,更是让他对大千宝禁,尤其是万象禁有了更多、更新的认识
他没想到。万象禁竟然能炼化修士避之如蛇蝎的风灾、雷灾、火灾等灾劫之气
而炼化了灾劫之气,无疑又对万象禁有了更多。更为详尽的补充
当初,熊林从万象禁中悟出万象破。无疑也是属于毁灭之道,只是同样有着空、大,缺乏实质的缺陷。
如今,同样有了风灾、雷灾、火灾等灾劫之气充实,威力陡然倍增。
而且,熊林有明显感觉,一元之子传承的毁灭之道明显与大千宝禁在缓缓融合
毁灭之道在慢慢补充着大千宝禁,或者说大千宝禁本来就有包含毁灭之道的内容,而他到现在才隐隐有所感悟到凭直觉,熊林认为是第二种情况
这无疑让他心情更为惊惧、复杂大千宝禁能炼化灾劫,包容毁灭之道甚至还有许许多多,他没有感悟到的,隐隐有些猜测的,如既然包容毁灭之道,那么造化之道呢
大千宝禁最后一道宝禁是轮回,毁灭之后的轮回不就是造化吗
越是深究,越是修行,越是感悟,熊林便越觉得大千宝禁的恐怖
而大千宝禁越是恐怖,也越是能说明即将夺舍他的仙人的恐怖
于是,便越发打击他的信心了
“唉”叹息一声,熊林手下本命金钟金光一闪,回归丹田之中。
此番所得,一惊一喜,喜自然是本命金钟炼化灾劫之气,使得熊林能掌控部分灾劫之气,在这即将崩溃、灾劫横行的黄庭界,无疑将是一大强力手段
而惊,自然是对大千宝禁的惊心,对夺舍仙人的惊惧。
收了本命金钟,熊林遁回半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