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落花风雨古人诗[穿书] 分卷阅读169

十万百姓的拥戴下,登基即位,初登帝位的完颜绪,第一件事就是给自己正名:“朕乃□□皇帝血脉,且奉先皇圣旨登基,何来乱臣贼子之说?悠悠之口,众口铄金,朕不惧宵小诽谤,传旨天下,朕即日登基,除谋反犯上之外,大赦天下。”

圣旨一出,天下皆惊。

完颜绰接到消息后,忍不住轻笑,这一看就知道是完颜承晖的手笔,名为大赦天下,实为买人心,这一招,确实能在某种程度上稳定军心民心,更重要的是,有了这一道圣旨,相当于是给耶律留哥和耶律余睹吃下了一颗定心丸,让他们更加死心塌地地追随新主完颜绪。

完颜绪不愧是一个明君圣主,继位没多久,马上在中都进行了一系列快刀斩乱麻的改革,有条不紊。

首先,派遣使者南下,赶紧与宋国修复关系,同时派遣使者西行,尽快促成金夏两国结盟,想尽一切办法,务必要稳住这两个邻近国家,千万不能让他们私下跟窝阔台汗勾结在一起,使得大金国腹背受敌。

其次,加大力度惩处奸党,特别是像抹捻尽忠这等逃兵叛将,抓住之后直接杀了都不过分,文死谏,武死战,领着朝廷俸禄,不能守土卫国,那朝廷高官厚禄养这些贪生怕死的将领们又有何用?在这件事上,完颜绪完全赞同荣王世子的铁血果断,临阵脱逃,法当从严,抹捻尽忠这等误国误民的奸佞,被抓住后直接就地□□,取其首级挂于城墙之上,整整百日,以儆效尤。

然后,完颜绰还颁布了诏书,为之前抗蒙战争中捐躯的将领和士兵们设立忠庙,享受香火祭祀,更重要的是,表彰封赏有功人员,提升官爵,像是之前镇守紫荆关时壮烈牺牲的徒单绎,就被大力表彰了一番,就连徒单氏一族也跟着享尽了荣宠,一时之间,风光无两。

最后,完颜绪力排众议,下旨道,凡是归降蒙古的金国将领,只要能够弃暗投明,迷途知返者,归来后一律既往不咎,官衔照旧。这最具争议的一条刚颁布,马上引起了轩然大波,朝中不乏反对的声音,但是完颜绪执意为之,就是为了团结一切所有可以利用的人力物力,帮助金国度过眼前的难关。

改朝换代后,中都的军民百姓们也有了主心骨,紧张的气氛稍有缓和,

完颜绪一系列的改革,引起了不少质疑否定的声音,甚至还有酸腐文人慷慨激昂地写文章抨击,说完颜绪这么改革,完全是在自寻死路。

流言蜚语,并没有打败完颜绪,反而给了完颜绪迎难而上的动力。

中都本就人心惶惶,未事态进一步扩大,有元老重臣站出来进言,道:“启禀陛下,如今中都到处都是流言蜚语,百姓们误信谣言,惶惶不可终日,此风不除,恐遗大患。”

“那依爱卿之见,该当如何?”

“回陛下,诽谤当今,大不敬也,理应处斩,以正军心民心。”

完颜绪闻言忍不住皱紧了眉头,转而去看一旁的完颜承晖,见对方亦在轻轻摇头,这才定了定心神,轻笑道:“爱卿多虑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如今国难当头,理应团结百姓,有志一同,抗击蒙古,不过是议论议论朝政,正好能集思广益,无妨!”

古圣贤有云,防民之口,甚于防川,道理大家都懂,但是真正能做到的国君可并不多!完颜绪自认不是刚愎自用,完全听不进去任何逆耳忠言的庸碌之主,老百姓想要议论朝政,由他们去吧。

此风一开,完颜绪在中都老百姓的心目中,声望不跌反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