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炮灰打脸日常 分卷阅读318

毕竟,自古以来,帝王之家的亲情血缘,就很是淡薄。那所谓的“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之类的话语,想要套用到“今日踏上云霄,明日就跌落地狱”,每天都上演着无数勾心斗角剧目的皇宫里,还真不太适合!

故,这期间,长公主带着傅佩瑶,又入了一次宫。

而,借着《豪华版个性凉屋》一书的帮助,以及长公主对太上皇和皇帝两位性情喜好的了解,而由傅四爷入宫,献了一份真正“奢华大气,却又不会耗太多银两,更能与宫内御花园的景色契合在一起,从而达成彼此‘相映成辉’目标”的凉屋图纸。

……

之后,傅府找来的工匠就日夜兼程地将凉亭赶工出来了,耗时不过短短七天!

于是,傅佩瑶又一次地感慨:“劳动人民的力量是伟大的,也是无穷尽的!”

而,同样的感慨,也发生在皇宫内院,和其它一些接到傅府动工建“凉亭”的消息后,就打着各种旗号上门拜访长公主和傅四爷,从两人手里得到这套图纸的一众世家勋贵家。

说实话,还真没哪个世家勋贵的院子里,没有一两座池塘或湖泊。而,在池塘中间或旁边建一座用于修憩的凉亭,以古代工匠那“熟能生巧”的技艺,还真花不了多少时间和力。

一时间,“你家修了凉亭吗?”这句话,取代“你今日吃饭没?”这句话,成为了一众人见面时,打招呼的第一句话。

而,最初到傅府帮着修建凉亭的那些匠人,因为掌握了第一手的技术,几乎每一个有点头脑的人,都由普通的匠人,一跃成为了匠人的小头头,并“呼朋唤友”地招兵买马,组建了少则数人,多则几十人,或者上百人的小型“建筑团队”。

都说“吃水不忘挖井人”,古代的人,尤其是那些没有一技之长,只能过看老天爷脸色吃饭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的普通平民大众,如今,却因为傅府率先修建凉亭的举措,而在短短时间里就由往日里“饥一顿,饱一顿”的赤贫阶段,一跃而变成了“吃饱喝足,更能请得起大夫,送得起家里儿女上学堂”的小富阶层,就连家乡那些亲戚友人也因此举而受益,不再像往常那样过着“打饥荒”一般的生活,让这些人如何不感激傅府?

因着这些人的推崇,很快,凉亭就被传到了大江南北,傅府也成为一众人耳闻能详的“大善”之家。

外人的议论,傅佩瑶并未关注。

或者,可以这样说,自从与长公主探讨了“凉亭”这件事情后,短短时间里,傅佩瑶又利用“星宝”,再结合古人的创意,研究出许多适合消暑的小物件。

比如说,大大小小的水力风力风扇,玉石和竹块编织而成的“麻将席”“麻将枕”等等,而,作为一个典型的“吃货”,关注最多的当然是五缤纷的消暑解乏的冰饮。

于是,原本应该苦夏,生生瘦几斤的傅府一众主子们,包括那最近不知在做些什么,颇有些“神出鬼没”之能的傅致远五兄弟,一个两个的都胖了好几斤!

就连宫里的太上皇和皇帝,也未像往日里那般,因着太过烦闷的天气,再加上要操劳许多事情而心力交卒,贪凉受寒之下而生病,反还一日比一日变得脸色红润,神清气爽,处理起家国大事时,那叫一个顺心如意。

至于那些往日里,同样心烦气燥到不止一次在上朝时,捋起袖子就与人打架的一众朝臣们?那也是一个比一个心平气和,偶尔出现些争执时,也只会言语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