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朝鲜:我们第一次战败 第 125 章

清川江畔球场洞东北几英里处,距军隅里东北约15空里。该师的第9团在左翼,第38

团在右翼,第23团作为预备队,部署在军隅里北边。中共军队从前后左右猛攻第9团。该团被打得晕头转

向,难以招架。这时,师长劳lun斯?b?凯瑟尔少将于1月26日紧急从第23团抽出两个营,投到第9团的右

翼,又将第2工兵战斗营投到左翼,以保正面防线完好无缺。该师当时处于极度危险之中。随着右翼南朝

鲜军的崩溃,中国军队已运动到右后方,并占领了德川,堵死了该师从德川撤退的道路。这一带并无从清

川江通出的南北走向的公路,所剩的唯一退路就是顺着清川江谷地,往西南方向走到军隅里。那里有两条

路可走:一条是蜿蜒曲折的山间小路,沿大同江可到南边18空里远的顺川;另一条路沿清川江谷地通往安

州和新安州,那里有几条南去的路。第8集团军大部分部队当时仍在清川江一线,他们都可沿上述路线从

安州和新安州向南撤退。但对第2师来说,他们至少要撤到军隅里。那意味着从球场洞通出的道路必须畅

通。如果这条路被切断,整个第2师就会被困在北边,无法逃出。

11月26日到27日夜晚,中国人向第2师阵地发起攻击,其勇猛顽强与前一天晚上一模一样。他们攻占

了第23团的指挥部,但是部队又集中全力将其夺回。该师一些部队坚守各自的阵地,直到被完全打垮,或

弹yào耗尽。中共军队渗透进来,包围了第38团的右翼,迫使该团迅速向西南方后撤,并改变防线,阻止从

东面攻来的中国人。

11月27日天亮之后,在第2师右翼处于崩溃危机时,第9军军长约翰?b?库尔特少将把土耳其旅派了

上去,让他们沿德川的公路往东打,从而阻滞中国人的前进步伐。驻扎在军隅里附近的土耳其人立即行动

。但他们只往东走了8英里就遭遇到了中国人。一场猛烈的血战之后,中国人很快把土耳其旅团团围住,

该旅好像已全军覆没。

由于中国军队距离军隅里不到8英里路程,已经深入到了第2师的后方,第2师如不马上摆脱困境,显

然会被全部歼灭。沃克将军这时已命其预备队骑1师向业已崩溃的东翼运动,以防止中国人chā入第8集团军

身后,切断所有南撤的路线。骑1师奋力赶往顺川附近,挡住了中国军队前进的洪流。沃克同时从第1军中

抽出英国第27旅,派其前往东侧增援。

11月28日,沃克下令第8集团军全线撤退。各部队均能奉命而行,只有第2师和土耳其旅无法响应。不

过在当天,土耳其旅倒是突破重围,撤向军隅里。该旅在战斗中损失惨重,但却守住了关键阵地。若不是

土耳其军队封锁住了这条道路,中国军队就可越过军隅里,堵死第2师从东北撤退的路线。

第2师的第23团和第9团的第2营,以及第72坦克营在球场洞构筑阵地,以防中共军队沿清川江谷地从

侧翼包抄第2师。而此时第38团却还在球场洞以北,尽管阻击部队保护着公路jiāo叉点,使之畅通无阻,但

该团撤退时,还是处于中国人的猛烈火力之下,损失惨重。与此同时,第9团剩余部队也沿清川江谷地公

路撤到军隅里东北5英里处的原里,掩护撤退。第9团面对东北构筑防御阵地,其左翼为清川江,可作为天

然屏障。实际上,除了掩护部队所属单位车辆外,第2师的所有车辆都撤到了通往军隅里的谷地公路上。

车辆在这条狭窄的土路上挤得水泄不通,前进速度极慢,有时简直是在爬行。但在球场洞阻滞中国人的部

队却顽强地坚守在阵地上,使紧bī过来的中国人无法从一边绕过,也不能封锁道路。等到最后第2师的车

辆全部南撤时,担任阻击的部队才沿着公路退到原里第9团的防守阵地。他们进入第9团的右翼防线,与南

朝鲜第2军溃逃部队的残余会合在一起。第38团也已运动到原里东南的山区,与土耳其旅的残余部队相会

合。土耳其部队当时仍在德川至军隅里的公路上阻击中国军队。遗憾的是,中共军队已先期抵达分派给第

38团的防守阵地,第38团只得另择阵地,但仍可与土耳其人取得联系。

11月29日,第2师一边在原里坚守阵地,承受着敌人的沉重打击,一边紧急准备转移。师指挥部打算

将部队转移到军隅里去,然后再从那里沿着狭窄的公路撤到顺川。上午时,师指挥部却听到骇人的消息:

在军隅里南边10英里的这条生命线上,中国人已经设下路障。

凯泽将军当即派第2侦察连前去清除路障。该连虽经努力,但仍告失败。师里又派第38团的c连前往援

助。两个连携手攻击也毫无效果。师里便向第9军求助,要他们派部队从南面打通路障。第9军当即派出英

国第27旅一个营前去执行任务,但该营并不能马上开到路障处。夜幕降临后不久,凯泽将军指示第9团在

次日凌晨7点30分从军隅里至顺川的公路两边向南进攻。第9团团长小查尔斯?c?斯隆上校重整旗鼓,做

好进攻准备;此时他的团已减至400人,不足正常编制的八分之一。就在这时,该师的残余部队撤到了军

隅里南面的高地上。

到了这时,除第2师及所属的土耳其旅残部外,第8集团军所属各部都已顺利后撤,只留下殿后部队和

骑1师还在坚守顺川,以掩护第2师通过。当时的一大问题是,军隅里至顺川的公路是否能够重新打通。如

果打不通,剩下的路线就是沿着清川江谷地继续南下,走14空里路到达安州。那里有第5团战斗队把守的

一座阻击阵地,然后再从那座阵地转向南边。这两条路都有危险。军隅里至顺川那条公路要近得多,而且

人们认为,能够渗透进去并建立路障的中国军队也为数不多。通往安州的公路恰在清川江南岸,估计中国

军队会包围南撤的队伍,并用路障将队伍分割开来。

在中国人的奋勇阻击下,第9团进展缓慢。因此,该团在报告中对中国人路障实力的估计一次比一次

高。由于这些先后矛盾的报告,师部难以做出决定。不过总得做出决定,师部最后确定走军隅里至顺川的

公路。师部还决定于中午时分开始撤退,并命令各部队到顺川公路上军隅里南6英里处的师指挥部集合,

但第23团除外,该团和工兵营一道殿后。第23团必须在军隅里附近坚守阵地,直到全师部队最后脱身为止

。而工兵营则必须在师指挥部的正南与西南的高地上死守,以掩护师部队伍顺利撤离。

全师各部及所属队伍奉命集结,师部同时也不断接到情况危急的报告。负责殿后的第23团说,正面和

侧翼的压力越来越大;在前面顺川公路上排除中国人所设路障的第9团报告说,把守出口的敌军岿然不动

,难以突破。而这时,密集的阻击火力从四面八方向师指挥部所在地shè来。第2师的战地日记对当时的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