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朝鲜:我们第一次战败 第 61 章

美第10军的进攻行动保持一致,到了2月8日,强大的北朝鲜部队向第10军的右翼发动攻击,南朝鲜第5师

因此便向东转移,准备阻滞北朝鲜的侧翼进攻。南朝鲜第3师接到任务,继续从左翼发起进攻向洪川bī进

,不久,第10军发现前沿阵地正有敌军在不断集结,布雷区及埋有触发地雷的散兵坑也开始出现。显然,

北朝鲜人想诱使联合国军和南朝鲜发动进攻。此时,空中侦察人员报告横城以北有大量敌军向东、南两方

向移动。情报部门的报告表明:中国人已将其大部分兵力转移到中西部前线,很有可能趁西部的美第1和

第9军向汉江挺进时,发起一场反攻。

2月11日夜至12日晨,预料中的反击开始了。中国第40和第66师以及北朝鲜第2和第5军的部分兵力向

驻扎在横城北部的南朝鲜第3、第5、第8师发起了猛攻,其中对第8师的进攻尤为猛烈。中国与北朝鲜军队

快速突破了防线,迫使南朝鲜部队迅速后撤。这样一来,敌人便穿越白雪覆盖的山区,在联合国部队战线

后方设立了路障。形势急剧恶化,南朝鲜三个师试图在横城北部建立防御战线的努力也告失败。随后,南

朝鲜第8师被击溃,南朝鲜第3师的一个团也被包围。而那只由装甲、大pào、步兵组成的增援部队也因南朝

鲜部队被击败而感到难于守住阵地。南朝鲜部队在向横城的美军防御阵地撤退途中,蒙受了惨重损失。

与此同时,美第23团和法国营向奇永里以北地区进军不久,便遇到了中国部队的顽强抵抗。2月14日

,三支中国部队在这一战区发起反攻,迫使奇永里东部的美军向南撤退。美第23团战斗队和法国营则被迫

撤到奇永里的封闭防线内,把人马部署在该村周围的山丘上。联合国军司令部守住奇永里的决定至关重要

。一旦该村失陷,通向西南约10英里处骊州的通道就会洞开,而敌军可借此在美第10军后方发起袭击,继

而沿汉江上游走廊向东南挺进。为防备敌军突破防线,李奇微派英联邦第27旅和南朝鲜第6师协同美第2师

作战,并命令他们进入骊州至原州公路一线的阻击阵地。2月14日晚些时候,第10军大部分官兵已成功地

转移到了奇永里至原州的防线,从那里再向东即可到达23英里以外的一个名叫平昌的山村。

而此时,驻守奇永里的美第23团战斗队和法国部队遭到了中国人的凶猛进攻。他们牢牢守住了这个封

闭xing阵地,并打死打伤了几百名敌兵。2月15日,中国部队再次发起进攻,又告失败。共军指挥部转而向

东发起攻击,同时动用北朝鲜第2和第5军,试图攻占原州东南22英里处的通讯和供给中心堤川。南朝

鲜第1军与美第7师一道粉碎了这次进攻。

第23团战斗队和法国营在奇永里环形阵地的防守坚如磐石,他们在阻滞中共军队的推进中发挥了主要

作用。中国人在多次进攻中伤亡约5000人。

为了增援奇永里一线的美法官兵,粉碎敌军对该村的包围,第5骑兵团的一支装甲先遣部队穿过qiāng林

弹雨到达了奇永里。次日,疲惫不堪的守军发现围攻的中共军队早已悄悄退去。法国营、美军第23团以及

增援部队均荣获美国卓越部队嘉奖。

到了2月16日,由中共和北朝鲜部队共同发起的进攻显然受到了有效牵制。美第10军趁敌军立足未稳

,开始进行进攻xing巡逻。尽管“围捕行动”未使美军到达洪川,南朝鲜3个师也遭重创,但共军的反击也

同样受阻。况且,中国和北朝鲜的伤亡也远远超过了联合国军和南朝鲜部队的损失。

与此同时,西线的美第1和第9军渐渐夺回了汉江以南的所有阵地。几支南朝鲜巡逻队曾试图渡过汉江

,但都被迫一一撤回。根据战俘提供的口供,汉城内驻满了中国和北朝鲜部队。敌人还在汉城东部、汉江

以南建立了一个桥头堡。2月13日夜至次日晨,一支强大的敌军向南边的水原方向发起进攻,后因伤亡惨

重而迅速停止。这次俘获敌兵353人,还打死了1152名敌人。

在战线大后方,美军和南朝鲜部队也在缓慢阻止敌人的大规模集结。这些敌军是先前联合国军进攻过

程中被截断的游击队和北朝鲜残余力量。他们不断干扰通讯,一直给联合国军带来不安和危险,而要肃清

他们则困难重重。因为每当遭到攻击,他们便撤回山中,消失得无影无踪。奉命围歼这些游击队的海军陆

战队第1师搞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战术,即:在发动攻击前,尽可能先包围游击队。然后,在大pào和迫击

pào的掩护下对他们实施围剿。美军各种方法并用,逐渐减少了游击队的数量。

中国和北朝鲜部队对美第10军攻击受挫后,再次转入常规步骤撤出战场以补充给养和替换伤兵。

中国人由于补给体制原始,医疗护理不足,加上战区一片荒芜,使得士兵倍受严寒、饥饿和疾病的折磨。

联合国军对其阵线以外进行lún番轰zhà,几乎使所有城镇变成废墟。那里很少有矗立的建筑物,任何可被敌

军用作隐蔽的房舍都会马上遭到轰zhà或汽油弹的袭击。户外的敌军因担心bào露阵地而没有构筑足够的掩体

。后来中国人也修筑了一些可容纳多人的地下掩体室,他们还在山里挖地堡,并用原木和泥土加以覆盖。

但在战争的头一个冬天,中国人多半是在向前推进,地下掩体十分短缺,士兵们也因此备尝苦头。

2月18日,新上任的第9军军长布赖恩特?e?穆尔少将向李奇微将军报告,第24师的一些队伍发现前

方敌人阵地已空无一人,而迅速派出的巡逻队也证实第8集团军中部前线的敌军已开始全面撤退。李奇微

立即命令第10军向东发起进攻,以歼灭即将到达堤川的那帮难以对付的北朝鲜先头部队。同时,他又命令

第9军向北面的汉江运动。

李奇微意识到敌军是想借撤退而恢复力量,从而进行新一lún的反攻。为此,他想出了一个对付敌军的

方法,即紧紧咬住撤退的敌军,全面而谨慎地向前推进,不给敌人喘息和补充给养的机会。2月18日,就

在麦克阿瑟视察前线的头两天,李奇微jīng心策划了这次代号为“屠夫”的行动计划。为了不让敌军占领重

要阵地,他计划派第9军和第10军向北挺进,打乱敌人的阵脚,尽可能多地歼灭敌人。李奇微还命令第1海

军陆战师协同第9军向北边的横城和洪川方向运动,并派第10军进入原州东部山区待命,做好与海军陆战

队一起向北进攻的准备。

2月20日,“屠夫行动”实施前夕,麦克阿瑟亲临朝鲜。他和李奇微一起来到前线,李奇微描述了发

生的情况:“在第10军的战术指挥部里,我靠着后面的一张桌子,麦克阿瑟面对10来名来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