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汉末三国,开局我强占青州 第251章 格局

刘川深知自己的话,在刘协的心中分量极重,所以他不敢再说。

而看着刘川欲言又止的模样,貂蝉却在心里乐开了花。

“唐姐姐,你看,刘先知这样子,果真是吃醋了……”

……

接下来的几天,刘协离开了这里。

纵使孙坚百般挽留,甚至立下军令状,十日之内攻下洛阳,让皇帝还于旧都,但刘协依旧拒绝了返回洛阳的提议。

在现代的一段时日,宛如打开了他的灵台,他现在急切盼望着,先知的力量,能够中兴大汉。

洛阳的宫殿,已经被董卓秽乱。

皇陵,已经被掘破盗抢。

朝堂上骑墙的大臣们,都揣着满腹的生意。

四周的诸侯,又会在他的身边彼此倾轧。

尤其是那几个明明有实力却虚与委蛇的诸侯。

袁绍垂涎冀州、刘岱枉杀乔瑁、袁术进退失据、公孙瓒纵兵成匪……

如果他进了洛阳,董卓明明是他这个皇帝赶走的,但除掉了董卓,皇帝多半又会成为这帮人的提线木偶。

大汉今日之乱象,一大半就是由于这些世家大族的诸侯,争权夺利,上欺天子,下戕黎民。

当皇帝,如果一定要依靠诸侯,那不如依靠唯一有能力把大汉带上仙界之路的那个人!

起码,他是皇兄,他也姓刘,他有仙界的学识,可保大汉江山永固!

皇位本来就是从皇兄那里来的,就算再交还皇兄,自己也乐得清闲和安静。

所以刘协打定了主意,他得拉起自己信得过的人,一点拥立之功都不留给那群诸侯。

他宁愿愿意重新选定皇都,选在靠先知近的平原。

背靠先知的依托,把旧的格局全部推翻重来!

“孙爱卿,汝北上破贼军有功,拜为卫丞北宫卫令,加给事中,秩二千石,子孙策入离火卫!”

“曹爱卿,汝袭扰贼军有功,拜为南宫卫令,秩比二千石,子曹昂入离火卫!”

刘协和刘川商量过,孙坚和曹操这两个寒门出身的实力派,是要拉拢的第一批亲信。所以在封官的同时,还给他们的子嗣孙策和曹昂也弄到了离火卫里。

孙坚和曹操自然只有谢恩,这离火卫想必也是皇上新建的亲信部队,自然也就不便推辞。

在封官之后,孙坚和赵云便留在坎焰聚,继续主导东部的战局。而曹操则带着他不多的人马,护送皇帝北上平原。

他们的目的地是高唐,虽然华北平原可以行驶大卡车,但是范规还是不敢让金贵的卡车从冰面过黄河,所以这些车辆便在高唐卸货,由牛车接替。

而在此之后,这些卡车和车上一些机器则径直去临淄,增援张岳青州劝业场的建设。

对比刘协这边紧锣密鼓地布局,洛阳的形势,显然已经让董卓有些抓狂。

胡轸全面溃败,阵线收缩的消息已经传了过来,董卓一听,顿时感到天旋地转,几乎要瘫倒在地。

西边的长安剧变,已经让他没了退路。而这南面的失守,便是正式宣告,绞索已经缓缓地套在他的脖子上了。

东面是关东诸侯的主力,虽然曾经打败过其中的一两股,但其实也主要是利用的诸侯们的各自为战,而如果董卓要主动出击,势必会陷入对方的包围圈。

北面是结冰的大河,也有王匡等人的军队,董卓刚在北边打过败仗,也不好出门触这个霉头。

关键是北面都是山,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他们去北面根本找不到据点可以拉开战线。

想了片刻,董卓能想到最好的办法便是召徐荣回洛阳,然后自己的中军从洛阳而出,两军夹击击败孙坚,方可有一息之机。

董卓坐在空旷的皇宫里,他思忖片刻,吩咐道。

“来人!代吾写信,唤吾儿奉先回洛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