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古色古香(重生潘金莲之纵横人间) 第一卷 【0226】

[ 欢迎光临 新第三书包网,www.d3sb .com ]

那一年,也不知是哪里闹灾,讨饭的特别多。

哥儿俩正等得心焦呢,院门外来了两个讨饭的。

一男一女,一看像是两口子,虽然穿着破旧,但还利利索索的。

那男的背有些驼,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军用棉袄,右胳膊肘处破了,露出里面的棉花来,肩上搭着个大布口袋,前后都是半开口的,里面装着乞讨来的粮食,轻飘飘的,没多少,手里端着一个缺了口的大陶瓷缸子,眼珠子乱转,显得很老练。

那女的脸颊清瘦,短头发,穿着一件碎花棉袄,也看不出个年龄来,站在那儿,还有些不好意思,只是盯着那热气腾腾的蒸锅看。

一望她身后,还背着个小男便孩,看模样也就三四岁,正睡着呢,仔细端量还眉清目秀的,只是好多天没洗了,脸上有些灰尘,显得憔悴。

闻着锅里飘出来的馒头香味儿,那男的就冲妈妈说,

“大姐,俺们一家三口都饿了好几顿了,您就行行好,给俺一个馒头吧,俺媳妇是个哑巴,不会说话,俺那孩子还没吃过馒头呢,大姐,您行行好吧。”

说着,还往前凑了凑,把个陶瓷缸子举得老高,满脸的乞求。

妈妈平时就是个热心肠的人,心地也善良,最看不得别人受穷挨饿。

她一见那娘儿俩可怜样儿,二话不说,掀起蒸锅,把洗净的锅帘子摆在旁边,又舀来一大碗凉水,先把两手放到水里浸一浸,然后就边吹着眼前的蒸汽,边麻利地从蒸锅里往外捡馒头,还不时地用凉水沾沾手,那蒸汽太烫了。

三两下,就把上面那层大帘子上的馒头都捡出来了,转回身看看那女的,又问那男的,

“哎,你们装哪儿呀?有东西装吗?”

那男的看着白面馒头,直咽口水,想着能给他一个吃就谢天谢地了,一回神,听妈妈这么说,有些没明白过来,

“啊?您说什么?”

“我是说,这些个馒头,你们用什么装呀?”

妈妈热心地冲那两口子说,就差没去摸那孩子的脸了。

那男的这才明白过来,赶紧上前,

“哦,有,有,有!在这儿,这儿有的是地方!”

他把身前的口袋给抻开,乐得露出一口黄牙,他万没想到:

这天底下,还有这样的好心人!

“来,你抻着,我给你往里装。”

妈妈眼睛都不眨一下,就把那帘馒头,全都装到那男乞丐的口袋里,一个馒头,碗口大,足有三两重,七八个白胖的家伙,把个口袋抻得胀鼓鼓得,沉甸甸地往下耷拉着,妈妈看着满意地笑了,

“这回,你们呀,两三顿不用饿肚子了。”

“真是谢谢大姐,谢谢,您真是菩萨心肠呀!老天爷保佑您,真的,俺们全家,谢谢您的大恩大德!”

这时候,那男的才露出真情来,不断地谢着,那女的虽然不会说话,但眼里有了泪花,跟着那男的一个劲儿鞠躬。

“谢什么,谁没有困难的时候呀,你们这也是逼不得已,谁愿意出来讨饭,看人脸色呀。”

妈妈忙摆着手,不让他们再鞠躬,这会儿她倒不好意思了。

那一家人,边谢边往后退着走了几步,然后才慢慢转身往外走,妈妈往前送了一段路,边走还边嘱咐,

“那馒头趁热吃吧,凉了就不香了,快趁热吃吧!”

直送到他们转出院门,妈妈才乐呵呵地回过身来,看到自己的两儿子傻愣愣地站在那儿,她还直说,

“多可怜的人呀,咱们可比他们强多了,你们天天有的吃,有学上,可得珍惜了,看看那些讨饭的,多不容易呀,背井离乡的。”

回到屋里,洗洗手,转到锅边,又习惯性地在那碗温乎了的水里沾了沾手,把上面那层帘子拿了下来,放到一边,

露出下面一层小帘子,那里剩下来的是五个馒头,

“好啦,轮到你们吃了,还剩下五个呢,要不是寻思你们等了那么长时间,我真想把这锅馒头都送给他们呢。”

哥儿俩一人拿起一个馒头,香喷喷地吃起来。